送变电公司援藏员工的故事

发布日期: 2018-11-23

些在阿里的日子

——送变电公司援藏员工的故事

  一望无际的戈壁,绵绵不绝的雪山,湛蓝如洗的天空,为我们勾勒出壮美的青藏高原。

  在这世界屋脊上,一群电网人正在用汗水和激情建设电网,其中有一支队伍来自河北,在西藏阿里的皑皑雪山下奋战了360天,只为帮助阿里建成坚强的电网。他们就是送变电公司的员工。

主动请缨到高原

  送变电公司援建西藏阿里通大网电工程包含热角—斯潘古尔湖、乌江—卡那两项35千伏输变电工程,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、线路141.9千米,新建铁塔483基。工程位于阿里地区的日土县,这里海拔高,地势险,交通不便,资源匮乏,工程施工难度大,安全风险高。送变电公司接到援建任务后,张红江、罗晓东、程冰峰、王丽刚4名青年员工主动请缨,成立了冀送阿里工程团队,远赴青藏高原,开启了帮扶阿里电网建设的攻坚战。

  巍峨的群山、湛蓝的天空、洁白的云朵、漫山的牛羊……这是4人想象中的西藏。尽管他们做好了吃苦的准备,但现实比他们预想更严峻,寒冷、缺氧、干燥、紫外线强,才是高原地区的真实环境。他们援建的电网工程可以用“三高”来形容:高海拔、高难度、高要求。

  冀送阿里工程团队的4人于2017年8月抵达阿里,当天晚上罗晓东和程冰峰就有了严重的高原反应。“当时感觉心跳特别快,头痛恶心,吃不下饭,我们喝了葡萄糖并吸了氧气,症状才有所缓解。”罗晓东说。入藏不到1个月,4个人平均瘦了十几斤。但是他们互相鼓励,发扬“艰苦不怕吃苦、缺氧不缺精神,海拔高追求更高”的精神,克服身体的各种不适,带着氧气袋,穿越无人区,全身心投入电网建设工作。

  两项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很多杆塔都在山上,大部分地方根本没有道路。电网建设者只能步行开展杆塔基础复测,一天下来要走十几公里山路。为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所有杆塔基础复测任务,有时他们忘了身处高原,只等走急了喘不上气来,才反应过来,赶紧歇一下。“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,大家与阿里的同事一起奋战,按期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,保证了后期施工顺利开展。”程冰峰说。

克服高海拔挑战

  “这项电网工程的线路最高海拔有5100米,平均海拔4500米,施工环境恶劣,道路崎岖。”项目经理张红江介绍。

  5100米海拔,险峻的山路,寒冷的气温,不但给施工带来极大难题,更是对施工人员的严峻考验。为了让那里的居民早日用上可靠的大网电,为了不负重托,他们没有退缩,超越自我。

  “没有高海拔地区的施工经验,我们和阿里的同事一起研究施工方案,大家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克服了重重困难。”张红江说。

  阿里地区地域广阔,交通道路以山路和土路为主,坎坷难行,有时去建设工地单程就需要4个小时。“有时我们中午赶不上吃饭,都提前带好干粮在路上吃,或在施工现场解决。”王丽刚说。许多铁塔在山上,汽车无法通行,他们有时就背着工器具,徒步到施工现场。

  “由于路况极差,有一次去施工现场时汽车连爆两条轮胎,导致车辆无法行驶。而且那里没有手机信号,我们步行了几公里才找到一个村庄,借固定电话联系上救援人员,等我们赶回驻地已经是深夜。”分管变电的工程项目副经理罗晓东回忆说。

  “最近我们要做好热角—斯潘古尔湖和乌江—卡那两项输变电工程的结算工作,预计月底之前就能回河北老家啦。”11月5日,阿里的气温降到零下15摄氏度,项目经理张红江看着投运的热角—斯潘古尔湖和乌江—卡那35千伏输变电工程高兴地说。援建的电网工程顺利投运,让他忘记了360天的艰辛,脸上写满了自豪和欣喜。

坚守高原奉献青春

  张红江说:“选择援藏,我没有后悔过。”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他在援建阿里的电网建设工作中展现出了执着、刚毅和担当。每当在高原挖基础、立铁塔、架线路遇到极大的困难时,他们就咬牙坚持,心里想着他们是电力铁军,阿里群众需要可靠电力……

  “决定入藏援建电网时,我已知道妻子怀孕,不能在她身边照顾,我心里还是很歉疚的。我热爱我的工作,希望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西藏的电网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程冰峰说。1989年出生的程冰峰选择报名援藏时,得到妻子和父母全力支持。

  “看着夜晚大地上灯光点点,我仿佛看到灯光下,家人绽放的笑脸。”项目总工王丽刚一直坚守在工程施工一线,没有时间陪伴不到一岁的孩子……

  “你们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,要不是你们来到这里工作,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上大网电。”通上电后,一位藏区牧民拉着罗晓东的双手连声道谢。

  经过近一年的奋战,两项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。两座变电站落地阿里,一条条银线延伸至千家万户,阿里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大幅提升,滚滚电流为阿里送去光明,为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支撑。(续永梅  杨绍晗)